美国应邀请中国加入TPP
在母校北京交通大学的一次名为《成功之要素》的演讲中,他透露自己的首次从商和创业经历都在大学有关。
国家新近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上半年,我国光伏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多晶硅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00%。这是参加8月28日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众多行业专家的共同感受。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和安全部主任贞森惠祐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区域人均的能源使用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一亿多的人还缺乏对电力的获取渠道,未来市场将不可限量。胡荣柱介绍,通威和其他同行比较起来,最大的资源是农业这一块,整个渠道有差不多2万个销售网点,覆盖整个全国,包括一些东南亚国家报告预计美洲有望成为全球太阳能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此外,南美年新增装机量增长10倍至2.5GWp。另外Lux Research预计,2019年公共事业级系统与住宅光伏系统成本每瓦分别下降0.36美元与0.6美元,有望令系统总成本削减20%。
其中,美国年新增装机从2013年的4.7GWp增至2019年的11.7GWp。而在组件技术发展方面,Lux Research预测晶体硅技术组件规模将从2013年的31.6 GWp增长至2019年的 55.7GWp,CAGR为8.45%;2019年,CdTe与CIGS组件规模将分别为4.8 GWp与4.2 GWp,被远远的甩在后面。拥有光伏电站相关业务上市公司将分享行业的高速发展。
而在诸多新能源领域中,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较为迅猛,其中政策扶持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因为新能源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另一方面,新能源建设属于增量市场,与石化能源增量控制、重工业节能降耗等存量市场的碳减排相比,阻力小很多,将是地方政府愿意优先考虑的碳减排措施。我国碳减排工作涉及产业较多,而能源结构调整中的新能源比重提升将是发展最迅猛的细分领域。在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35GW)以上。
在目前的市场行为中,只有政府补贴、奖励或者强制,才能推动企业做碳减排工作。文件提出,为确保实现十二五碳强度降低目标,我国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政绩考核一直是我国政府行为的指挥棒,而碳减排又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密切相关。林洋电子已经成功切入光伏电站业务,自有光伏电池工厂已于6月份投产,而下半年多个光伏电站EPC工程将进入结算期,光伏业务收入将大幅增长。因此政府行为对碳减排工作成效影响重大,此次把碳减排目标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可谓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2013年的装机量总计为40吉瓦。
而在短缺的情况下,制造商将优先向大型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场供货,而小型的屋顶太阳能系统市场将受到威胁。光伏业大逆转也在各家公司的财报中有所体现。报道称,今年光伏电池板的安装量将上涨29%,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全球第一次出现光伏电池板短缺的问题。如今年5月,加拿大太阳能公司与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打造合资公司,开始在中国建造新的电池工厂。
这直接说明整个产业链现在都恢复了产能供需平衡,需求信号能通过价格直接传达到产业链上游,以前产能严重过剩的时候价格信号其实是瘫痪的。报道称,这一形势的改变使得中国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等制造商受益。
英利是目前全球电池组件出货量最大的光伏企业,并在业绩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出货量。组件供需情况也的确比前两年好多了。
2014财年第一季度英利净亏损额达到3.4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118亿元亏损额大幅缩小;毛利率达到15.7%,同比飙涨282.93%。彭博报道援自变量据称,该行业今年的全球光电装机量可能多达52吉瓦(gigawatts),明年的装机量可能为61吉瓦,较五年前的需求量超过7倍。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对无所不能(微信公号caixinenergy)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在发生,最明显的信号就是硅料价格的上升。彭博援引IHS公司的太阳能分析师斯特凡德哈恩表示,电池和组件过剩的状况已不复存在,目前太阳能行业已经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光伏业萎靡不振、企业不断倒闭破产的日子正在发生大逆转。18日彭博新闻社一则消息称,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这将一举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产业萎靡。
而晶科能源刚披露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出货量迅猛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186%,晶科已经连续五个季度盈利。近年来英利董事长苗连生的那句,企业奔跑在光伏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像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仅是谁跑得快、跑得早,更是谁能更坚持到最后,似乎也正在得到应验。
一些厂商也开始扩大生产。英利重申,2014财年其光伏组件出货量将达到4至4.2吉瓦,同比涨幅预计在23.7至29.9%
近年来英利董事长苗连生的那句,企业奔跑在光伏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像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仅是谁跑得快、跑得早,更是谁能更坚持到最后,似乎也正在得到应验。而在短缺的情况下,制造商将优先向大型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场供货,而小型的屋顶太阳能系统市场将受到威胁。
2014财年第一季度英利净亏损额达到3.4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118亿元亏损额大幅缩小;毛利率达到15.7%,同比飙涨282.93%。18日彭博新闻社一则消息称,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这将一举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产业萎靡。而2013年的装机量总计为40吉瓦。这直接说明整个产业链现在都恢复了产能供需平衡,需求信号能通过价格直接传达到产业链上游,以前产能严重过剩的时候价格信号其实是瘫痪的。
彭博援引IHS公司的太阳能分析师斯特凡德哈恩表示,电池和组件过剩的状况已不复存在,目前太阳能行业已经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报道称,今年光伏电池板的安装量将上涨29%,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全球第一次出现光伏电池板短缺的问题。
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对无所不能(微信公号caixinenergy)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在发生,最明显的信号就是硅料价格的上升。光伏业大逆转也在各家公司的财报中有所体现。
英利重申,2014财年其光伏组件出货量将达到4至4.2吉瓦,同比涨幅预计在23.7至29.9%。一些厂商也开始扩大生产。
英利是目前全球电池组件出货量最大的光伏企业,并在业绩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出货量。而晶科能源刚披露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出货量迅猛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186%,晶科已经连续五个季度盈利。报道称,这一形势的改变使得中国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等制造商受益。组件供需情况也的确比前两年好多了。
彭博报道援自变量据称,该行业今年的全球光电装机量可能多达52吉瓦(gigawatts),明年的装机量可能为61吉瓦,较五年前的需求量超过7倍。如今年5月,加拿大太阳能公司与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打造合资公司,开始在中国建造新的电池工厂。
光伏业萎靡不振、企业不断倒闭破产的日子正在发生大逆转8月15日,昌都地区八宿县与天晖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意向性协议,由该公司在八宿县域内注册1000万元成立八宿县天晖益庆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在该县益青乡、郭庆乡建设320MW光伏发电项目。
据悉,项目总投资35.2亿元,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20MW项目投资2.5亿元,计划2014年底前完成基建工程及设备安装,目前正加紧施工;第二期300MW项目投资32.7亿元,计划2015年底完成设备安装及基建工程的施工建设,实现投产发电目标8月15日,昌都地区八宿县与天晖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意向性协议,由该公司在八宿县域内注册1000万元成立八宿县天晖益庆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在该县益青乡、郭庆乡建设320MW光伏发电项目。
最新留言